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学金融的,毕业后去了银行工作,当时身边也有很多朋友选择读博,有读金融硕(包括我在内)的,也有读法律、计算机等硕的;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又报了在职研,也是读的经济学。 我觉得无论读什么专业,最主要还是在于个人兴趣,如果你现在从事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并且你又有这个条件的话,完全可以换个赛道。
2019年4月3日申请,15天后拿到签证 1.签证费67欧元(包含邮寄到德國大使馆的费用,因为是在国内递交材料的) 2.体检费182元(人民币) (北京和睦家医院,在使馆指定的医院)3.护照+照片: 100元人民币左右总费用为约:
本人澳大本科,硕士,博士都读过。 先谈本科。当年高考报志愿时,因为本人非常喜欢葡萄牙语,但葡语专业只在澳门和巴西有,考虑到去巴西读研太麻烦(主要指签证)而澳大门槛相对低一些,所以选择了澳大。
谢邀~这个问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两所港校本科+研究生都读过的人,关于港校的申请情况我是很了解的! 首先,从申请难易程度上来说,我个人认为是LSE>CUHK>HKU。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LSE本身在g5里的门槛就是相对最低的一所(相对于IC和牛津),而香港的大学相对来说又比内地申请难度低一些。
LSE是三年制,一年三个学期,比一般大学要多一个秋季学期。 具体课程设计如下(以2014年入学的学生为例): 第一年主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计量和基础编程。虽然这些课程在第三年末会重新学习(重修会占用暑假时间)但是第一年学习的内容较为浅显,第二年末的期末考试也比较容易。
从院校排名上看,SAIC绝对是一所好学校。 作为世界顶尖艺术院校,Saic在202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位列全美设计学院排名第9位;而在2021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则位于全世界上戏第36名,戏剧与表演艺术专业位列世界第一。
我今年4月份去的,在东京附近的一个工厂。以我的经历来说的话(其他公司我也不好说),首先你会在机场接到你的领导,然后坐车到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地方,住的地方条件还是很不错的,4人间,有空调电视洗衣机什么的都很齐全,就是不能做饭。
1. 专业设置不同,本科阶段一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Science(虽然有很多专业是STEM),所以自然科学专业的同学只能选择BA;而文科、商科以及部分工科的专业才能选择BS。但是很多项目的官网都会标注是否STEM,需要自己仔细搜索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