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敏感专业?
以下专业属于相对“冷门”的考研A区国家线,B区需要看具体的院校和地区,一般来说会高于或者等于A区; “双一流”高校一般分数也较高。 注:以上表格数据来源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为2019年和2020年国家线对比,由于今年疫情影响,国家线的划分可能有所变化,但变动不会太大。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到,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都是趋于稳定的,只有少数专业学位类别分数线有较大浮动,这是因为这些专业需要应对当年报考热度、生源质量以及初试、复试成绩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报考热度较高的学科外,很多考生对冷门专业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事实上,很多“冷门”专业其实并不冷,例如科学技术史、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等,在这些专业的学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前沿热点知识。
确定“敏感专业”的主要原则,一是所学专业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二是毕业后的就业部门和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较高,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核心利益。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专业:一是涉及国防和军队类的专业,如军事、宇航等;二是涉及国家经济信息 collecting类的专业,如金融、财贸等;三是涉及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舆论引导类的专业,如语言、新闻等。各院校在此基本分类之外,还可以在本校的具体实践中,根据需要而适度拓展“敏感专业”的范围,比如涉及人口、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等方面的。
“敏感专业”学生出国(境)的管理工作要遵循“从严控制、宁缺勿滥”的原则。各校在严格遵守国家或地区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所面临的具体的现实情况,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办法。
对于“敏感专业”学生,要实行严格的出国(境)审批制,明确审批权限,严格相关手续和环节,切实做好“敏感专业”学生出国(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