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硕士读几年?

全根美全根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欧洲和北美很多学校开设的composition(作曲)专业,其实更偏理论一点、学术一点,如果以后想做职业作曲家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想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这个master degree是不够的(可能不够美国很多学校的PhD 都够)。如果想在欧洲或北美从事音乐教育相关的工作,最好重新申请一个education 的master或者博士。当然,这些只是就“以后想从事音乐相关工作”这一点而言,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喜欢研究,无论是否将来能找到工作都没关系,那另当别论。

至于你提到的两个问题:1.能否通过读研改变音色音量等问题;2.应如何训练来改变音色音量等问题。我的回答是:1.不可以,音色音量等是演唱者的先天因素,无法通过后天的练习改变。

2.在现有的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方法能让每个学生通过练习改变音色音量等问题。也许会有老师保证说能练到什么程度,但那基本是欺骗。音量和音色是成形的因素,不是技术环节上的。

举个例子吧,比如你的声音条件适合唱中声区(声音适中,不尖不粗,音色圆润明亮),但你非要挑战高音区(声音虚,音色差),那后果只能由你自己承担——高音部分唱不上去,你只能混声(声音虚,音色差),或是挤嗓子(声音实,但音色更差)。这跟发声部位不对,用力方式错误什么的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有先天因素在其中,你只能尝试改变一些其他的东西(发音位置,呼吸支持等等),让你的声音能更好听些,更合适些。

至于你说的音色明亮,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什么的只是结果。引起这些结果的原因才是你需要着重关注的。而音量和音色,就是那些你努力也没有用的因素,你需要做的是尽量避开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争取让正面影响发挥最大的作用。

欧阳莉雅欧阳莉雅优质答主

合唱指挥硕士读两年。学生在被录取的学科领域里展示出在学术与研究上的较强的能力。他们能够独立地计划和实行一个研究项目,并展现对研究过程和技巧及其局限性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总结他们的发现,且在国际学术界可接受的规范之下论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合唱指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能够熟练地指导合唱团,进行合唱理论的实践,学生要掌握广泛的乐理知识,能够在广泛的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灵活应用这些技能。

作为合唱指挥专业的硕士,学生需要有丰富的指挥、演出和艺术指导的经验,学习在音乐中,有计划地安排和练习声音的质量以及其它所有影响音乐表达的元素。作为音乐作品的艺术指导者,学生可以带领合唱团表现出乐谱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