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科研究生这么轻松?
因为对于文科硕士来说,真正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和研究的理论本来就很少(相对于理工科而言)。 就拿历史学来说吧。大多数的文科硕士不需要做实验,也没有很强的应用导向。这就意味着你的研究方法本身就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和实践。所以学习历史的人通常都会觉得历史的考研备考相对轻松一些——虽然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很多,但是都是成体系的。而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后期的学术探讨就会比较轻松。
当然,如果选择考历史学科教学(历史教学论)的专业,那么就需要额外补充教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但是只要认真准备,这类专业的初试一般难度不大。 至于说到了复试,有的学校会要求考生撰写中长的解答提要或简介,介绍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如果是报考博士,还要进一步编写详细的课题论述提纲。但是这些内容的准备一般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都可以在积累的基础上临时抱佛脚。
最麻烦的是专业课的问答和英语听力口语的测试,但是这都需要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也就是说,如果在考试前能认真复习好应考科目,初试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而进入到复试环节,大部分学校的面试考官都会看考生是否具有继续培养的价值,因此也不会刻意为难考生。 所以从应试的角度来讲,文科硕士的备考确实比理、工、医学科的要容易些。 但是,我说的只是“应试”这一层面的容易。如果说到具体研究,文科和理科的难度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其实吧,感觉做文科研究也就是搜集一些资料,然后写个论文,然后答辩,就完了。而理工农医,每天要在实验室打滚,天天996,甚至007。为什么文科研究生这么轻松?
因为文科不考察技术,只考察思维。
理工科是考察技术,例如你要学电子专业,你毕业时得具备做电子的能力,你得会做单片机,会焊接,会调试,会画原理图,会编程等等,所有这些加起来,才能称上是一个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所以他们必须在毕业之前努力学习技术,因为时间越久,遗忘越厉害。
同样的原理,并不是电子专业的研究生才有,本科生也都有,所以实际上,他们本科毕业就可以上岗了,只不过工资不高,必须继续当技术员,积累经验,所以他们通过考研,可以拿到更高的学位和起薪,但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差异。
而文科不同,它考察的是思维和视野,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当你攻读文科专业的学位时,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怀疑。所以,当你在大学或研究生院学习文科时,你不会学到任何应用或手工艺,只会学到各种思想体系和哲学思考。
所以,他们毕业的时候,并不比本科生技术上有什么优势,顶多就是视野广一些,思考深一些,因为本科的时候,他们也接受了同样的教育,也就是说,本科生同样可以具备怀疑的精神,只不过因为知识储备少,无法做到批判性思考。
那么,那些研究生在读期间都做了什么,他们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接受了怀疑和批判方法的培训,第二件事情是接受了更广阔视野的教育,让他们可以从事思想层面上的思考和研究,例如一个心理学研究生,他可以致力于研究人的行为背后的动因,而不是怎么给人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