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没有文化?
说得好,新加坡本来是没有文化的。 什么是“文化”?一般来讲就是一群人(至少一百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并且能为外界所识别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集体认同。
简言之,要有足够的历史沉淀,才能形成文化;而要形成对外界的识别能力,这个群体的人数就要足够多,比如100人以上。 如果人数太少,那么就会很容易丧失自己的特色,而融入他者之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加坡华人占绝大多数,而华人的祖先来自各地,福建、广东人多,那新加的华人自然语言上带有两广特点,文化上也受到两广影响更多些。但如果移民的新加坡人只有几十个人的话,那么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形成一个单独的文化形态了——因为人口太少的话,你很难跟其他人群区分开来,大家彼此相互交流、影响,最后你的群体特色就慢慢消失了。
这也是为什么小国往往更容易形成统一、强势的文化的原因所在。 反之,大国由于本身拥有众多的子民,不管你怎么提倡,怎么推广,总有一部分人会保持自我个性而不受大众的影响。这样,最终会形成大众本位主义,即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所有人以主流文化为基准,向中间靠拢。
所以说,新加坡之所以成为“没有文化的移民者”是由于其建国历史导致的。 因为在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之前,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习俗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而移民者的身份又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传统,完全融入新加坡社会。可以说新加坡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移民者”的国家。
虽然如此,新加坡仍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亚洲城市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