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本需要GPA吗?
近日,“中国美学第一校”中山大学因“最美图书馆”走红网络,相关话题甚至赶超“最美学霸”冲上热搜,引众网友热议。当事人李珮珊因为优雅大方的举止、清新美丽的容貌以及书卷气十足的身材被誉为“最美图书馆”,更因为其中山大学园林规划专业的成绩名列专业第一(GPA3.83)而被称为“最美学霸”。“最美图书馆”“最美学霸”就此双美齐收。然而,正当网友们热切期盼“中国美学第一人”、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克坚能够早日重回中大的时候,另一则“暨南大学学生因GPA3.23被羞辱”的网络新闻却迅速抢走了大家的目光。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接受治疗的一位17岁高考生小韩,在网上分享了他在医院治疗的经历,称因为在学校的平时考试中,其GPA指数只有3.23,“平时考试年级倒数第二”,所以“被班上几个成绩很好的同学当着全班的面向众目睽睽之下出丑……”小韩说,因为自己成绩太差受尽嘲笑,所以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甚至无奈选择来医院治病。这条新闻迅速引发了大家对于“学术平庸症”的思考。
虽然人们对于学术和高等教育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是对于大学来说,最基本的共识应该是:学术创新与追求真理。即便不能做到这些,也应守住人类知识累积的基本底线,即追求知识和信息的增量,以及对理性与人性的思辨。可惜在中国,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大家过于看重成绩的“实用性”,倾向于把知识技能简单地等同于有用的学问。最终形成了现在很多家长和高校老师急切渴望“人才”,但却根本不知什么是人才的问题。最终,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教育都只满足于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把“好”学生或“人才”的标准锁定为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人才”。所谓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被异化为对既有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这种“熟练”甚至也需要以牺牲健康和天性为代价。人们更加看重和关心的是GPA指数3.58的“杰出人才”,而对真正追求真理的学者和善于质疑的独立思考者却视而不见。
中国对于“学术”和“学者”的理解还普遍停留在能言善辩、出口成章、见解非凡的作家、教授和专家身上。学者的定义其实应该是那些勤奋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无论结果成功和失败,他们都应该为超越自我和求知好奇努力追求真知,而非简单的知识技能。对“学者”的追求应该高于生活的温饱所需,对“学”的追求要高于对“生”的关注。遗憾的是,中国即使到了21世纪,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依然没有跳出“学以致用”的范畴,基本等同于找到好工作的实践技能。即便对于所谓的外语、法律、经济、计算机、农学、哲学等所谓的基础教育,也同样认为“多没用处、不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中国的大学至今仍过分偏重于技术教育,对于“专业基础”的系统性训练缺乏普遍要求。这种功利主义教育的结果是中国人在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巨大潜力的同时,却无法走出“低水平重复劳动”的困境和尴尬。
如果说“教学有法,升学有招”还能勉强说得过去的话,“学生有证,教师有表”则似乎更在于推崇一种虚荣,鼓励一种平庸。因为无论怎样考核,最终考核的总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与其花费时间、心血和资源去开发不考试不评价更不需要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和通选课,倒不如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学习和利用图书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机会。何况,比起考试来,学生的能力培养、精神气质和品行修炼其实更需要“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