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证会写会考成绩吗?

桑泽景桑泽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江苏新高考2017年启动,取消会考(学业水平测试),目前高二学生正在学习的新课程就是高考科目,高三时参加统一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分为语数外三门必选必考,其他选考六门按A、B、C、D四等级划分(具体分数不记得了)。 高考后根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修+选修)划定高校投档分数线。 目前来说,江苏的高中学生是没有会考成绩的,只有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单。

但!2020年开始,江苏省高考改革,实施新方案,高一新生开始,就取消了文理分科,采取“3+1+2”模式进行选拔性考试,语数外三门必考每门150分,物理历史必选一门,算100分,剩下4门选两门各100分(化学与生物必须选一),剩下的三门高二学考完即可。

这样高考总分数依然采用750分满分制。 但! 2021年高考实行“3+2+1”“三必选一”的模式,在物理和历史中必选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剩余三门再选择两门作为次选,剩下的三门高二结束学考完即可。

那么问题来啦,如何评价江苏省的选课制度呢?是科学合理的吗? 首先,这种选科制度并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去制定,事实上也做不到。比如我本人喜欢计算机,但在新高考模式下,我的历史不好,必须要选物理,而计算机大部分专业课是需要有高数的,因此我被限制在了理工类专业上; 再如我同学,她十分喜欢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专业,但由于物理一直是她的短板,在新高考模式下,除非学医,基本上没有多少历史学专业的选择,而医学又特别累…… 其次,这个选课制度非常麻烦,以我校为例,学校属于重点中学,学生水平偏高,每年起码有几十个清北的,但是面对这种繁琐的选课政策,再好的学生也有选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水平参差不齐的普通学生。

就拿今年暑假补习数学来说,我校学生出现概率最大的两个错误就是:极小概率选错了物理或者历史的首选项,以及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主要是偏理科的)。 当然,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最担心的是自己选了不对的科目,会影响高考的发挥。 对此,我校老师反复强调,选课制度下的高考比传统模式的高考更为灵活,只要学生保证每一科目都不拉下,就可以根据今后的发展喜好,有针对性地去补强自己的短板。

也就是说,江苏省新的高考模式是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不是更复杂。 至于题主所说的普高和高复班的学生有没有可能拿到一样的毕业证,答案肯定是有的啊,因为高考看的是个人,不是群体。如果某个省份或者地区的高复生普遍考得特别好,那自然对普高生源的质量就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高复生和普高中生都有很好的发挥,那自然对两者的毕业证不会标出区别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