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还是英国的吗?
1997年之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虽然英国人来了之后没有改变香港的行政制度和体制,但是立法会和政府官员几乎全部都是由英国人担任的(只有少数例外),而司法体系也受英国影响。除了官方文书之外,一般人沟通多用广东话或是普通话,而英语在街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应用,可以说是“本土化”了。但毕竟是殖民地,英式的制度总归是有留下的。
回归后,香港政府仍然保留了许多英式的制度,比如法律制度,公务员体系,和行政机制。同时,作为中英两国共同发展的目标,大陆和香港之间建立了比亲兄弟还亲密的关系,许多方面都相互借鉴。因此我们看到的香港电影里的警察系统,和英式警匪片相似;而司法体系虽说是独立的,但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比如法院对政府提出检控的案件可以进行管辖);作为国际自由港,香港的外汇管制、税收政策等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和国际接轨的程度较高。
当然,随着2014年的占中事件和2016年的反占中运动,以及随后而来的修例风波,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女士大力推行《爱国者治港》,以巩固中央政权为原则,逐渐收回过去过度向西方开放的权力,使得香港有了更为明显的国家主权象征——比如以前外交关系都是特首亲自出马与各国打交道,现在则成立了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以前外国使馆和领事馆可以在香港直接向内地派驻人员,开展活动,现在已经取消了;以前香港和内地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现在则有限制等等。
总之,香港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特征,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其成为国际大都会,一国两制的试验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香港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被英国殖民,期间虽有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但直至1997年7月1日才正式回归。港人在经历长期压迫下,对英美国家及共产中国普遍抱有怀疑态度,一方面认为前者是殖民者的同路人,另一方面则认为后者是专制政权。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依据1984年邓小平与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夫人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并据中国政府订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即香港的宪制文件),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然而,部分港人依然持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50年不变”,英国及国际社会(主要是美国)亦以此为宣传,但事实上港英时期亦是高度自治,自治程度远超其他国家之殖民地,而“港人治港”、“50年不变”字眼从未于《中英联合声明》或《基本法》中提及和确认,甚至有学者质疑“港人治港”是中共假借本地民主运动口号,用作政治宣传。
2019年,为回应反修例运动,“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201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撰文时首度指出,“一国两制”只在港澳实行,系中央的“特殊包容和最大管束”。同月,时任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在该年11月25日亦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一国两制”系高度自治权来自中央授权,香港并非“高度自治”的本体,并非“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主体。“在中央与特区关系中,是实行高度授权与行使高度自治权的关系,而不是分权与制衡关系”。